×
科学学研究

不负人民重托体现责任担当

□ 法制日报全媒体记者 朱宁宁

一个“民”字,贯穿着一份报告。

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在很多代表眼中,这是一份体现出全国人大常委会高度的使命感、表现出全国人大常委会以人民为中心的责任感的报告。

代表们认为,报告既是一年多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的实践记录,也是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探索成果,是一篇锐意进取、求实创新、催人奋进的好报告。

代表们一致认为,过去一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模范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着力增强履职能力水平,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真正打通、有机统一起来,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就,践行了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常设机关的庄严使命,展现了依法履职尽责的积极作为。

立法贴近民生

质量效率并重

报告显示,一年多来,常委会共审议法律草案、决定草案48件,通过34件,其中制定法律5件,修改法律17件,作出有关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的决定12件。

全国人大代表、成都市政协副主席里赞尤其关注常委会的立法工作。“从数字就可以看出来,立法工作呈现出分量更重、节奏更快、要求更高的特点。”里赞说。

去年一年中,里赞受邀参加多次立法、执法工作调研视察,对相关的立法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直接感受到人大立法的严谨和对人民负责的态度。

他尤其注意到,通过的立法项目中,直接关系民生的项目几乎占了一半。这其中,疫苗管理法的制定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2018年10月开始起草到2019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三审通过,仅用半年多的时间,就顺利完成制定疫苗管理法这一重要任务。

“立法速度提升了,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解决突出问题,立法成效也充分体现出来。”里赞说。

除了制定疫苗管理法,2019年可谓是医药卫生法治建设的丰收年,制定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修订药品管理法,每一部法律无不贯穿着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立法理念。

提升公开透明性

提高代表参与度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梅县东山中学教师李杏玲是一位连任代表。这位老代表在今年的报告中看到了新亮点。报告中有关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职的内容引起了她的注意。

“疫情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不但第一时间作出关于全面禁止野生动物非法交易和食用的决定,还出台首个专项立法修法计划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体系。这些举措,充分彰显了常委会履职尽责的担当,为守护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筑牢了法治防线。”李杏玲说。

让李杏玲印象深刻的,还有疫情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言人先后7次及时对外发声回应社会关切。“这些发声公开透明,让社会公众及时了解有关法律问题,取得了良好效果。”李杏玲说。

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辽阳市第一中学高级教师王家娟也是一位连任代表。对于报告,她感受最深的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公开与透明度的进一步提升。

在王家娟看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堪称国家立法机关设在百姓家门口的民意直通车,让人大立法更接地气,立法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我看到报告说,此次提交大会审议的民法典草案先后7次公开征求意见,征集到各方意见90余万条。民法典是对老百姓生活影响最为密切的法律,通过汇聚民声,反映民意,民法典将会发挥出保障全体人民安居乐业的作用。”王家娟说。

为了更好地发挥代表在立法工作中的作用,常委会根据代表议案建议研究确定立法项目,邀请代表直接参与法律草案调研、起草、论证、审议、评估等工作。综合性、基础性的重要法律草案印发全体代表征求意见,专业性强的法律印发相关专业或领域的代表征求意见。

坚持正确有效监督

关注百姓难事急事

全国人大代表,广西林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法务部部长黄超列席了去年10月的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让她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听取审议关于开展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情况的报告并进行专题询问。作为一直关注公益诉讼的人大代表,黄超认为,这次专题询问切中要害,关注要点,将会有力推动检察机关履行好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法定职责。

201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切实担负起法定监督职责,监督工作的制度和机制日益健全,监督工作的科学性和专业性日益增强,监督工作的客观性和权威性日益提高。

上一篇:相隔41天 搭班子10余年的两名局级领导被查
下一篇:没有了

Top